北京垂杨柳医院闫志安等对北京地区18岁以上社区女性调查显示,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发病率为33.9%,中老年女性发病率均高达43.7-52.7%,另外,有资料显示,沪、穗、等城市女性发病率均高于40%。常见的尿失禁有压力性尿失禁、急迫性尿失禁、混合性尿失禁。以上尿失禁发生其解剖学基础是:女性尿道短,平均3-5cm,盆骨宽大,盆底肌支撑力弱。
为分析女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,从而给于针对性护理干预,研究者采用了自制问卷的方法,随机抽取垂杨柳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泌尿外科600名门诊、住院已婚妇女,由护理人员解释问卷内容,患者当场填写,当即收回。结果显示:600名已婚妇女,尿失禁总发生率为41.3%,其中不同年龄组发生率:20岁~11.4%、30岁~27.3%、40岁~45.2%、50岁~52.4%、60岁以上66.7%;不同职业尿失禁发生率为:农民47.6%,工人36.1%公务员37.6%,其他40.4%。与生育次数相关的发病率:未生育5.8%,1胎34.7%,2胎47.0%,3台以上70.6%,另外尿失禁发生率还与各类泌尿系感染、肥胖、教育程度、收入等关系密切。造成已婚妇女尿失禁因素较多,它们之间相互影响、促进、须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,减轻或解除尿失禁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。
表1 600名不同年龄段已婚妇女尿失禁发生率(%)
表1结果显示:尿失禁发生率与年龄有明显正相关系,(r=0.9907)各年龄段尿失禁发生率差别显著。由此推断,已婚妇女随着年龄增大,控尿能力明显减弱,可能与盆底肌张力减弱,括约肌松驰,女性激素分泌减少等因素有关。
表2 受调查不同职业已婚妇女尿失禁发生率
表2显示:农民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工人和公务员(P<0.05)可能与生活在农村的妇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、多胎生育、生育方式、营养及卫生条件差等关系密切。其他类人群发病率略高于工人和公务员,可能是这些人一部分来自进城务工人员或家属,一部分是失地农民。近年来也有资料显示,高学历、高收入人群发病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,一方面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。如生活不规律,压力过大、酗酒,长时间憋尿等有关。另一方面,可能与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,追求高品质生活等疾病检出率上升有关。
表3 受调查妇女生育次数与尿失禁发生率
表3显示:尿失禁发生率与生育胎次有着明显正相关系(r=0。965),3胎以上者明显高于2胎以下者(P<0.01),这可能是妇女从怀孕到生育期间,腹压长期增大,膀胱受压时间过长,盆底肌过度负重,以及不恰当的生育方式导致产伤等所致。
对于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,可进行心理干预、行为干预、健康教育、促进合理饮食、良好习惯养成和功能锻炼(如凯格尔运动: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尔德·凯格尔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为治疗女性尿失禁而发明的一种练习方法,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,增加盆底肌张力,提高女性对排尿的控制能力。运动分三个阶段,第一阶段,此阶段简单易学,在家中、步行、办公室、乘车时匀可练习。方法是:用力收缩肛门,夹紧臀部,持续5′,放松5′-10′,重复进行,连续20次以上,运动时照常呼吸,每日可进行3-4次。第二阶段:此阶段应注重效率,每日规定时间做严格训练,尤其是在晨起或晚睡前,这样规律的训练每日保持20-40min,坚持3个月会有明显著效果。第三阶段:此阶段为巩固强化阶段,可先收缩肛门,再用力咳嗽或用力增加腹压,这种收缩用力练习可在平躺、站立、步行等各种姿势来进行,直到形成一种生理反射,使患者在咳嗽、大笑之前就会反射性收缩肛门,尿液就不会自然流出。另外,还可以练习在排尿过程中,突然中断排尿,以此来增强括约肌收缩功能。)
据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统计,上世纪90年代,尿失禁已成为全球5大疾病之一,其中绝大多数为女性,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,农村高于城市。近年来也有研究显示,城市高收入人群发病率有上升趋势,后因一方面可能是对生活质量要求明显提升,就医率或检出率上升。另一方面,繁重的工作压力,不良生活习惯也不容忽视。因此,迫切要求国家,地区行业等制定和实施一些保护妇女权宜的政策、法规,使妇女在孕、产、经期及各类计划生育术后充分享受政策性休假。同时,一些不适宜女性或严重损伤女性健康的行业应严禁雇用女工。政府还应引导和奖励妇女少生,减少多胎生育造成尿失禁,同时,还应加大力度宣传不良性行为的危害,教育人们远离性传播疾病和泌尿系感染,从而降低尿失禁危险因素。